对于低年级考生来讲,该如何进行综合评价备考规划?高一、高二年级该如何准备?易单招网小编特依据2025年高校综评简章整理此内容,一起来看!
(一)基础概念
综合评价招生是什么?
高校结合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笔试 / 面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如竞赛、实践、特长等),进行多元维度考核的招生模式。
核心特点:“高考 + 校考 + 学业考 + 综合素质” 四维度打分,部分高校将权重设为 6:3:1 或 5:4:1(不同学校比例不同)。
与普通高考、强基计划的区别?
普通高考:唯分数论,按高考成绩直接录取。
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侧重竞赛生,校考难度高(含笔试、面试、体测),录取后需参与本硕博贯通培养。
综合评价:覆盖学科更广(文、理、工、交叉学科),重视综合素质(如竞赛、科创、实践、领导力),适合 “成绩优秀 + 有特长” 的学生。
主要实施区域与高校类型
全国性高校: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面向多省份招生。
省属高校: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江苏大学(江苏)、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等,主要面向本省招生。
特殊模式:浙江 “三位一体”、上海 “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本地高校为主,政策细节需单独关注。
(二)关键时间节点与流程(以 2025 年为例,需逐年关注最新政策)
报名时间:通常在高三次年 4-5 月(如 4 月启动报名,5 月截止),部分高校(如南科大)提前至高三上学期 12-1 月。
考核流程:
初审:提交材料(成绩、竞赛、实践等),高校筛选进入校考名单。
校考:6 月高考后进行,形式为笔试(侧重学科思维)、面试(考察综合能力,如逻辑、表达、临场反应)、体测(部分高校)。
录取:按综合分(高考 + 校考 + 学考)从高到低录取,7 月公布结果。
(三)核心录取标准(必知!)
硬性门槛:
高考成绩:多数占比 60%-85%,需达到本省一本线 70%-85%(具体看高校要求,如南科大要求一本线 60%)。
学考成绩:需全部合格,部分高校要求 A 等级数量(如江苏 A≥6 个,浙江 A≥5 个)。
选考科目:符合目标专业要求(如物理必选、物理 + 化学同时选等)。
加分项 / 优势项:
学科竞赛:五大学科(数、理、化、生、信)省三及以上,或科创类(如科技创新大赛)、人文类(如作文 / 英语竞赛)奖项。
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成果、发明专利、社会实践(如志愿活动、企业 / 科研机构实习)、领导力(如学生干部、社团创办)。
(一)硬性条件材料(必须达标)
高考与学考相关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全部合格,重点保持语数英及选考科目高分)。
高中各学期成绩单(尤其是高三模考成绩,需体现稳定或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要求年级排名前 10%-30%)。
选考科目规划
明确目标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如工科多要求 “物理 + 化学”,文科可能要求 “历史 + 政治”),高一高二选课阶段精准匹配。
(二)学科竞赛与特长材料(核心加分项,高一高二重点准备)
五大学科竞赛(高一高二需确定主攻方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目标省三及以上(顶尖高校如国科大、南科大倾向省一及以上)。
备考建议:高一高二寒假 / 暑假参加竞赛培训,高二 4-5 月冲刺省级联赛,9-10 月冲击国赛。
科创类竞赛(适合工科 / 交叉学科方向):
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
成果形式: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研究报告(高一高二可组队参与,积累项目经验)。
人文社科类竞赛(适合文科 / 外语方向):
作文类:新概念作文大赛、“语文报杯” 作文赛;英语类:“外研社杯” 外语素养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重点:展现逻辑思维、跨学科分析能力(如用经济学原理论证社会现象)。
(三)综合素质材料(体现独特性,贯穿高中三年)
研究性学习 / 课题报告(必填!):
高一高二完成 1-2 个课题(如 “社区垃圾分类效率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调研”),需有完整的调研过程、数据分析、结论。
建议结合学科特长(如物理竞赛生可研究 “太阳能板效率优化”,文科生可研究 “地方文化传承”)。
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
累计时长:建议每年不少于 40 小时,重点记录经历与收获(如养老院服务、环保公益、科技馆讲解员等)。
突出领导力:如组织班级义卖、策划校园科创节,体现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殊经历:
科研 / 企业实习:高二暑假争取高校实验室 / 名企实习(如中科院某研究所、互联网大厂技术岗),获得导师推荐信。
国际交流 / 夏校:参加海外名校夏校(如哈佛、MIT 暑期课程),或国内顶尖高校夏令营(如清北金秋营、上交大暑期学校),积累推荐信或优秀营员证明。
(四)其他辅助材料
个人陈述(自荐信)素材:
高一高二开始记录:学科兴趣起源(如某次竞赛经历)、未来专业规划(为什么选择计算机 / 医学等)、价值观(如通过志愿活动理解社会责任)。
避免空话:用具体事例支撑(如 “通过数学竞赛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 XX 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推荐信:
高一高二与竞赛教练、班主任、课题导师保持良好沟通,高三请其撰写推荐信,重点突出你的学科潜力或综合素质(如 “该生在信息学竞赛中展现了极强的算法设计能力,带领团队完成 XX 项目”)。
(一)高一阶段(打基础,明确方向)
学业与选考规划
保持各科成绩优异,重点提升语数英(高考核心拉分科目)。
结合兴趣与高校选考要求,确定 3 门选考科目(如物理 + 化学 + 生物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竞赛与特长探索
尝试 1-2 门学科竞赛(如数学 / 信息学),参加校级 / 市级初赛,判断是否适合深入。
参与科创 / 人文类校级活动(如辩论赛、科技节),发现兴趣点(如喜欢编程→聚焦信息学竞赛;喜欢写作→参加作文赛)。
综合素质积累
加入 1-2 个社团(如科创社、文学社),或担任班干部,积累组织经验。
完成第一次研究性学习(学校通常会布置,认真对待,争取入选校级优秀课题)。
(二)高二阶段(重点突破,积累成果)
竞赛冲刺
3-4 月:确定 1 门主攻竞赛(如物理),报名省级联赛,参加校外培训或校内集训。
9-10 月:冲刺竞赛省级奖项(目标省三及以上,冲击省一),同步准备科创 / 人文类赛事(如 11 月 “叶圣陶杯” 作文赛初赛)。
学业与材料准备
12 月:通过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确保全合格,争取 A 等级)。
寒暑假:参加高校夏令营(如南方科技大学 “科技创新体验营”),积累推荐信或活动证明;完成第二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建议结合竞赛 / 专业方向,如化学竞赛生研究 “新型催化剂合成”)。
社会实践与背景提升
组织或参与 1 次校级 / 社区实践活动(如 “老年人智能手机教学” 志愿项目),记录过程并撰写总结报告。
尝试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如有科创成果,可通过学校推荐到省级期刊或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三)高三阶段(精准申请,冲刺校考)
高三上学期(9 月 - 次年 3 月)
9-12 月:关注目标高校官网,了解 2026 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重点看选考科目、竞赛要求、材料截止时间)。
1-3 月:整理高一高二所有材料(竞赛证书、课题报告、实践证明等),按高校要求分类扫描 / 盖章,开始撰写个人陈述(突出竞赛经历与专业匹配度,如 “信息学竞赛培养的算法思维,让我对计算机科学产生浓厚兴趣”)。
高三下学期(4 月 - 7 月)
4-5 月:报名综合评价(多校可同时申请,注意截止时间),提交材料(确保竞赛奖项、学考成绩、选考科目符合要求)。
6 月:全力备考高考,同时准备校考(如面试技巧:练习结构化 / 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 “为什么选择我校 XX 专业” 等问题)。
7 月:参加校考(笔试 / 面试),关注综合分计算方式(如某高校高考 60%+ 校考 30%+ 学考 10%),等待录取结果。
(四)注意事项
动态跟踪政策:每年 10 月后,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会发布最新综合评价政策,重点关注目标高校是否新增专业、选考科目是否调整。
平衡竞赛与学业:避免因竞赛忽视高考成绩(综合评价中高考占比最高,需确保达到本省一本线 120% 以上)。
材料真实性:所有获奖、实践经历需真实可查,高校可能核查证书真伪或要求现场展示课题成果。
高一高二是 “打基础 + 积累素材” 的黄金期,重点在学业、竞赛、综合素质三方面均衡发展;高三则需精准匹配高校要求,突出自身优势(如竞赛获奖、课题研究)。核心逻辑:用三年时间证明你是 “成绩优秀 + 有独特学科 / 实践能力 + 符合高校培养目标” 的学生。建议每学期末对照目标高校的招生简章(可参考 2025 年版本),查漏补缺,逐步完善材料。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