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事业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以来,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中医药“高地”。传统医学的价值正重新得到认可,中医药人才培养乘上发展的东风。
一周前,河南省省长王凯到南阳市调研,其间,他到河南国医学院实地了解校园规划布局、学科专业设置等情况,强调要锚定创办一流国医大学目标,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科学设置学科专业,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努力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调研背后,释放出河南以高等教育改革激活中医药产业潜能的信号。1993年,张仲景国医大学并入南阳理工学院成为国医国药系,2024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拟申报以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和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部分资源为基础设立河南国医学院。作为我国首个以“国医”命名的高等院校筹建项目,河南国医学院的复建既是历史传承的必然,也是新时代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破题之举。
除了正在筹建中的新大学,中医药大学因其鲜明的行业特色和独有的行业优势,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赛道中勇毅前行。
国家给力,借势腾飞
为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加速发展,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高调表示对中医药院校的“上心”。
2020年12月,《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强化中医药学科专业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做强做大中医药主干专业。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适度扩大中医药类“一流学科”建设规模。
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再次表明:加强“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推进中药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支持中药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博士点布局建设,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一系列政策出台,中医药大学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蓄势待发,冲刺一流
国家有部署,学校见行动。
目前在“双一流”名单中,仅有六所中医药类院校。在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积淀后,中医药类院校更应趁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良好时机,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步伐。
下一轮“双一流”中,中医药类院校中是否会诞生黑马?从2025软科中国中医药大学排名中,可一窥非“双一流”中医药类院校的实力。
扎根浙江大地六十余载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在2025软科中国中医药大学排名中位列第五,是Top 5中唯一一所非“双一流”高校。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浙江中医药大学肩负着浙江建设中医药大省的使命。2022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若干意见》,通过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一流人才培养 工程、一流科研推进工程等多方面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明确到2025年至少有1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或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
浙江中医药大学以雄厚师资培育人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科研学术上砥砺深耕,高质量论文量质齐升,仅2024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8项,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4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以第一单位获省部级及全国性学会科技奖15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整体实力快速提升。
近期召开2025年第一次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的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支持中医学冲击“一流”学科,全力推进护理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学科博士学位点申报工作。近年来,学科建设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到建设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97个高能级平台;从省科学技术奖首次实现“三大奖项”全覆盖,到国家级大项目的突破,再到SCI论文翻倍增长。在奋力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湖中医创新力量“升级加码”。
图源:湖南中医药大学
今年首次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拥有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全职和柔性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8人,实现国家级人才零的突破。获批省属院校、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连续两年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项成果对于山中医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外,还有更多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中流砥柱院校。4个学科连续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的辽宁中医药大学,3个学科在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首轮建设周期验收中获评“优秀”的长春中医药大学,实现中医、中药、中西医3个骨干学科一级学位博士点全覆盖的河南中医药大学,实现人文社科一等奖“破冰”的安徽中医药大学……他们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创“双一流”。
进入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无论是筹建中的河南国医学院还是积淀深厚的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医药振兴的载体,都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相信历久弥新的中医药,定能书写出更加出彩的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篇章,中医药大学也能勇担重任,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