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高校专业大调整!这些专业火了,直接对口地方产业!
高校动态     更新时间:2025-07-13 浏览量:3 次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自教育部提出“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的目标线后,各高校多举措调整学科专业的步伐再度加速。

日前,湖南工业大学迎来学院集中调整,“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轨道交通学院”整合组建为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城市与环境学院”合并组建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更名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提升工科类学科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6月,重庆理工大学新组建物理与新能源学院,并将车辆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整体搬迁至两江校区,更好服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

学院密集调整的背后,无一不透露出对“区域产业发展”六字的契合。

6月2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增设区域发展急需的理工农医专业,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

纵观近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一共新增备案和审批了9716个专业,调整力度之大。其中,112所中央部属高校新增1142个专业,1079所地方高校新增8574个专业。

在这场专业的变革中,“新”和“需”二字成为高校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扎根地方、亲近产业的地方高校,成为专业调整的主力军。

 

工科领航,加速布局

高校学科优势明显的产业发展不突出,相关科教资源转化不足,当地主导产业又缺少本地高校的专业支撑,两方结合不紧密,是困扰地方高校发展的痛点。最直观的后果,就是出现一边企业招不到适合的人才,一边一些学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

如果说淘汰不合适专业是从症结处“下刀”,那么增设紧贴产业的新专业就是及时“输血”。

软科统计了各省近5年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从新增专业学科门类、与当地产业的相关度等角度,一览地方高校如何匹配产业,建优建强专业,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先从各省市新增专业的门类来看,工学门类专业占比遥遥领先,其中安徽、河南、山西三省的工学门类占比均超50%,这一趋势也与国家“新工科”建设的战略方向一致。河北相对来说较为均衡,除工学外,理学、艺术学和管理学的专业占比均超过10%。

海南高校的专业“上新”,围绕着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自贸港产业展开。艺术学类占比仅次于工学,管理学和文学也占有一席之地。海口经济学院新增的7个艺术类专业,无疑将为海南的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省内首个开设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海南大学,2020年新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2022年新增新媒体技术专业,2023年新增国际法、传播学专业,构建与海南自贸港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体系,更好地传播中国故事。

近年来,从贵州大学的酿酒工程、贵州医科大学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专业,到贵州大学行星科学、遵义师范学院地理科学、贵州理工学院智能采矿工程等新兴产业催生的专业,贵州高校专业的新增,是对本省打造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白酒生产基地、算力保障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以及大力推进“富矿精开”战略的积极响应。

从门类占比图中可以看出,贵州的理学类专业增设情况较为亮眼。随着全球最大云数据中心的落成,贵州在大数据领域异军突起,贵州高校也联动建设,贵州财经大学数据科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生物医药数据科学、贵州师范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均为大数据产业腾飞提供支撑。

 

产教融合,精准对接

再从具体专业与当地产业的匹配度来看,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诞生了许多智慧化、智能化的交叉专业。

堪称产业转型升级“黑马”的安徽,当地院校抓住“十大新兴产业”调整风口,发挥现有学科专业体系优势,在专业设置上实现了新突破。安徽大学对接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需求,重组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增设材料、设计、封装等方向专业,超80%的专业直接支撑或间接服务新兴产业……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秀龙曾表示:“任何一家合肥的集成电路企业,在任何一个生产环节需要的创新人才,我们都能在相关专业里找到对应的培养路径。”

正在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重庆高校围绕“智能+汽车”增设专业,托举产业发展。5年间,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和重庆科技大学纷纷新增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精准匹配智能汽车系统开发、测试评价等需求。具有跨学科整合优势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相关人才也是汽车产业的香饽饽,仅2023一年,就有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移通学院3所高校新增。

在工业新风劲吹的湖北,高校专业调整与新兴产业的铺展休戚相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作为本省近5年新增专业数最多的地方高校,聚焦“汽车+”、“大车辆”,推动11个旗舰学科方向、37个重点学科方向与产业衔接,既有传统的汽车设计、制造专业,又有融合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等新专业。学校还新组建了汽车智能制造、汽车材料等12个学院,更名4个学院。在此之下,这所“车轮上的大学”服务产业成果累累,65项科技成果经评审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数、企业科技创新券兑付金额均位居湖北省汉外高校第一。

图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在进行专业“大换血”后,高校专业与当地产业的匹配度大幅提升,各地的数据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

2024年,安徽省属高校与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点占比达64.9%,较2021年提升24.9个百分点;服务新兴产业的新增专业点占比达82.2%。重庆全市高校379种专业与50余个重点产业紧密对应;陕西直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专业数量增长至1602个。江西仅2024年新设专业中,与当地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专业占比就有74%。专业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高校对于当地产业的支撑力,愈发坚固。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所说:“高校专业发展的小逻辑,必须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布局”,高校要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风向标设专业、建学科、育人才、促应用,回应社会才是地方院校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

上一篇:木有更多了
下一篇:五大理由,选择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