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们分享了他们的高效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新一届的高中生快跟着易单招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王福钰
录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工程科学实验班)
高中三年,我深刻体会到高效学习比盲目努力更重要。下面分享几点我的经验。
第一,要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并建立模块,以便解题时快速定位知识盲区。当一个阶段的复习完成后,删除冗余的记录,保留精华,最好是题目与知识点相结合,这样有助于理解。
第二,不要抗拒任何形式的考试,每次考试都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考察,为后面的针对性训练提供方向。考砸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心态不出问题,一切皆有可能。
第三,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与心理健康。
不用苛求完美,无悔就好。
朱晨瑞
录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人工智能专业)
语文学习要多读书,多关注学习外的生活。要能静下心。认真研究真题。
数学学习要肯吃苦,肯深钻。
生物学习要多翻课本。
学习总的来说,要早睡早起,清醒做事;不怕犯错,保持自信。
费志鹏
录取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
数学要注重题目整理,不一定是压轴题,也可以是旧题新解,包括巧妙的思路。数学也要注重知识点板块式整理,方便复习。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全面涵盖更多知识点。另外想提醒学弟学妹,别害怕压轴题,哪怕写不出完整答案,把已知条件转化成公式、列出第一步,也能拿3-5分。试着逼自己“多写一步”,积少成多也很可观。
物理要注重模型积累。暂时物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也要相信高中物理知识总有尽头,题目千变万化离不开基本模型。后期物理全凭对模型的理解程度。近几年物理高考难度较低,不用太过担心。
生物学习要注重基本知识点,多多巩固复习,最好能够专门整理。我们2025级强基班就曾合作整理出了一份知识清单,后期复习不再盲目翻阅,节约了不少时间。
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若有能力,不要错过竞赛学习的黄金时间。竞赛知识虽不能直接体现在课内,但对思维方式的提升、深入理解课内模型很有帮助。学完竞赛后再看课内题,会有一种降维打击的快感。
最后,一定要多与老师沟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高一高二时我英语在班里总是垫底,连上105都难。高三一年,我每天到办公室“报到”,跟老师讨论,没有问题也编造问题,在对阅读的讨论过程中发现自己忽略的问题,终于英语有了长足的进步。要知道,老师拥有的是无数优秀学生经验的集合,总能提供许多有益的建议。
高仁杰
录取高校: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走过高三才明白,心态其实比成绩更关键。一两次考砸了也没什么关系,谁都会有低谷,千万不要否定自己。只要不放弃、不内耗,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坚持走下去,最后一定会看到结果。
陶肖禾
录取高校:南京大学(技术科学试验班)
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只要去做就行了。所谓的好方法仅取决于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去过分在意外界的声音。在高考这件事情上,努力就是捷径。无论哪门课,学好的关键都是自己钻研。尽人事后,听天命就好了。
黄闵宇
录取高校: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专业)
数学学习心得
与初中数学不同,高中数学的学习不再能仅靠简单套用公式或记忆题型。它更强调对概念本质的深刻理解、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死记硬背的效果往往不佳。
因此,在学习新的公式或二级结论时,我们不应止步于记忆结果,而应尝试在已知基础上进行自主推导。这一过程不仅能加深对公式结论本身及其适用条件的记忆,更能让我们在需要时(例如解答大题要求写出过程),有能力将其证明并“合法地”应用。更重要的是,推导过程能帮助我们洞悉结论最深层的数学本质。例如,均值不等式的推导核心便源于基本不等式(a-b)²≥0。通过此类推导,我们能穿透结论的表象,把握其内在原理,这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至关重要。
此外,高中数学尤为讲究思维的灵活性。面对难度较高的题目,“找准解题方向”并“沿着正确思路持续推进”是关键。这类题目不仅考察对知识的碎片化掌握,更检验能否融会贯通不同知识点,并展现出跳跃性、创造性的思维。在日常练习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尝试多种解题思路,拓宽视野。这样,当遇到类似难题时,就不易陷入思维僵局。
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不可或缺:
课堂专注:学习新知识时,要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构建知识框架;讲解习题时,即使自己已解出,也应认真聆听老师或同学的解法,吸收不同的思路与方法。
有效错题管理:错题整理是数学学习的关键环节。整理错题不应仅是抄录题目,更要学会按知识模块、思维方法或错误类型等进行分类归纳。考前复习时,错题本将成为宝贵的资料库,通过滚动复习,有助于避免在同类问题上重复出错。
何铭帅
录取高校:南京大学(建筑与规划实验班)
在高中学习中,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最重要的都是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和课后的复习总结。许多人追求题海战术,不惜利用上课时间完成作业来换取课后的刷题时间,但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上课听课效率,还容易陷入只做题不分析梳理的漩涡。我在高三前一直忽视了对于课堂笔记的分析和对于错题的巩固复习,直到一轮复习开始时我才终于知道要系统性地去滚动复习知识点。所以,尽可能早的养成专注听课的习惯,才能更好的去回应如今新高考“回归课本”的要求。
王瀚雄
录取高校:南京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试验班)
学习最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每个人的情况各异,只有契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才是最优选择。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时刻觉察自身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从而实现持续进步。
其次,学会自主获取资源进行拓展是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的课程主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未必能满足所有同学的个性化需求。而各类辅导书、学科公众号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与试题资源,能够有效拓展视野。
最后,在高一高二阶段,值得考虑参加一到两门学科竞赛。这不仅有助于磨练意志品质,使我们能更从容地应对高考备考中遇到的挫折,同时对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招生途径的校测环节也大有裨益。
陈纪云
录取高校: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新工科卓越计划”)
数学: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我认为建立并善用好题本至关重要。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面对某些题目时感到似曾相识,却难以完整回忆解题思路?此时,好题本便能发挥作用。通过系统记录典型题目并反复钻研,你可以真正掌握并内化一类解题方法。
物理:物理学习的关键不在于盲目刷题,而在于深入研究方法。与数学不同的一点在于,物理教材(课本)具有更核心的地位。许多知识点看似掌握,实则理解未透;重读教材常能带来新的领悟,深化对物理概念和图景的理解。
付达发
录取高校:西安交通大学(智能制造专业)
高中三年的时光看似漫长,实则转瞬即逝。因此,务必珍惜每一天,无论计划为何,都应尽早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
学习方法虽多种多样,积累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文科理科,都应建立积累本(或称笔记本),用于梳理自身薄弱环节。积累本不必求厚,贵在精炼、实用,契合自身需求。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收效不显,但知识会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内化,甚至在反复整理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的条件反射,从而有效减少重复犯错。
在扎实积累的基础上,需以基础知识为框架,主动构建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在解题时便能迅速识别题目背后的基本模型,使难题迎刃而解。
最后,请记住:高三虽是最为辛苦的一年,却也往往流逝得最快。不必畏惧,只要坚持不懈,终有收获。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