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南京大学生物学-数学强基计划交叉实验班培养方案
招生政策     更新时间:2024-12-25 浏览量:40 次

南京大学近期公布了生物学-数学强基计划交叉实验班培养方案,为方便考生及家长参考,易单招网小编整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南京大学生物学-数学强基计划交叉实验班培养方案

1.专业简介专业简介

现代生命科学在不断取得巨大突破,为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发展瓶颈,需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分析海量的生物大数据,以获得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和形成新学说。在此生命科学研究范式面临重大变革和突破之际,数学生物学和已呼之欲出的AI生物学将成为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把生物学的研究从定性的、描述性的水平提高到定量的、精确的、探索规律的水平。无论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还是生物医药相关产业及人工智能与信息产业均将面临这方面人才的巨大缺口。其一方面将全面提升生命科学研究的高度,革新生命科学研究的现有范式,拓展生命科学研究的范围,最终解决有关生命活动和医学科学领域的根本问题,实现关键领域的根本性突破;另一方面也将对数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突破起到关键驱动作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数学系均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所开设的生物科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均入选强基计划且长期注重学科交叉培养。该生物学-数学强基计划交叉实验班旨在培养生物学-数学复合交叉(数学生物学和AI生物学)人才,强调通过建立坚实的数学和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复杂生命现象、系统整合功能和重大规律,或运用生物学理论和进展推动数学和AI方法技术发展的能力。学生可申请“数学与应用数学主修+生物科学辅修”学位。实验班面向生物科学强基计划及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本科生选拔,人数不超过15人。动态进出和本研转段培养按教育部政策和学校工作细则实施。

 

2.学制、总学分与学位授予

南京大学生物学-数学强基计划交叉实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主修、生物科学辅修培养方案专业学制4年,专业总学分要求为180分。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本专业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考评等级,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学士学位和生物科学辅修学士学位。未达到生物科学学位修习要求,但达到数学与应用数学规定的150学分要求者,授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理学学士学位。

 

3.培养目标

生物学-数学强基计划交叉实验班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具有生命科学领域全局观和深厚数学基础,国际视野宽广,富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实践,潜心重大原创,勇攀科学高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生物学-数学交叉学科(数学生物学和AI生物学)和行业发展的高层次、高质量、有理想、有胸怀的新生代领军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

基于该目标定位,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六大突出特质:①强烈的国家使命感和痴迷科学研究的志趣;②对生命科学、数学的全域性视野和对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的敏锐洞察力;③优秀的数学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④对现代生命科学和数学先进研究方法的深入把握和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关注探索;⑤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作风、正确的伦理观念与深切的人文关怀;⑥极强的独立科研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4.毕业要求

生物学-数学强基计划交叉实验班要求学生在德、知、行方面全面发展,有健全的心理素质成为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具体如下:

(1)品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生命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遵纪守法,具有契约精神,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在所有课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品德素质;

(2)科学素养:具有痴迷科学研究的志趣、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具备批判性思维、富有创新意识,尊重科学伦理、遵守职业道德;

(3)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基础知识,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取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数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课程的学分;

(4)专业知识:系统整合地掌握生物学、数学及AI生物学的核心课程专业知识,构建完整、交叉的复合知识结构;

(5)技术运用: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学、数学和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常用技术及实践能力,能够应用数学和人工智能技能对生命科学各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或者能够运用生物学理论和进展推动数学和人工智能方法技术的发展;

(6)科学研究:具备出色的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能综合应用生命科学和数学的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来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完成毕业论文,取得学分;

(7)实验实践: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和创新创业竞赛,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具体的、完整的科学实验研究和实践项目。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实践活动;

(8)沟通交流: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能力,能够与学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用规范的文字表述、撰写专业论文;

(9)国际视野: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国际、国内大视野下对具体科研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10)领导力和学习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胜任个体、团队成员以及逐渐成为领导者的角色。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成果导向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课程

项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具有生命科学领域全局观,数学基础深厚,国际视野宽广,富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实践,潜心重大原创,勇攀科学高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生物学-数学交叉学科和行业发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具有契约精神,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在所有课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品德素质;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通识教育课程

通修教育课程

学科专业课程

形势与政策

思想道德与法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军事技能训练

军事理论

大学英语

体育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部分)

基础知识:牢固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生物学、大学化学及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取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数学、生物学、物理及信息科学课程的学分。

 

数学分析I、Ⅱ、Ⅲ

高等代数I、Ⅱ

解析几何

大学英语

大学生物学

生态学

大学物理(上)

大学物理实验(一)

常微分方程

复变函数

概率论基础

近世代数

数值分析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六大突出特质:①强烈的国家使命感和痴迷科学研究的志趣;②对生命科学、数学的全域性视野和对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的敏锐洞察力;③优秀的数学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④对现代生命科学先进研究方法的深入把握和对新兴技术的关注探索;⑤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作风、正确的伦理观念与深切的人文关怀;⑥极强的独立科研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专业知识:系统地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生物学与信息科学核心课程专业知识,具有对生命科学的全域性视野和对学科前沿的敏锐洞察力,掌握我国及世界的生命科学、数学领域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取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专业核心课各门课程的学分,完成选修课部分规定的的选课并取得相应学分。

数学研究与实践

数理统计

拓扑学

信息论基础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运筹学基础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遗传学

微观生物学实验

生物组学实验和数据挖掘

数据库概论

神经科学导论

机器学习:数学理论与应用

统计机器学习

图论与算法

生物数学建模

基于R语言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

高阶生物信息学

 

技术运用:掌握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和常用技术,具备对先进研究方法的深入把握和对新兴技术的关注探

索。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理论、方法和技能。

数学史

离散数学

微分几何

常微分方程几何理论

伽罗瓦理论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

整函数与亚纯函数

分析专题选讲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模论与表示论初步

 

提出并解决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取得项目制课程学分,将所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应用到项目制课程中;

科学研究:具备出色的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能熟练应用生命科学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来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完成毕业论文,取得学分;

实验实践:聚焦重大生命科学问题、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竞赛,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完整的、具体的科学实验研究和实践项目。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实践活动;

交流沟通: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能力,能够与学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用规范的文字表述、撰写专业论文;

领导力和学习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胜任个体、团队成员以及逐渐成为领导者的角色。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国际视野: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国际、国内大视野下对具体科研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流形与几何

多复变与复几何初步

分析学

复分析

调和分析

代数学

基础数论

组合数学

李群李代数

黎曼几何

几何分析

代数几何

微分拓扑

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模形式导引

薛定谔算子谱理论和动力系统

现代数学系列讲座

分析学II

偏微分方程(续)

动力系统

代数学Ⅱ

代数数论

代数K理论

交换代数

紧黎曼曲面

代数拓扑

导出范畴

变分理论

同调代数

遍历理论

变分法与最优控制和偏微分方程

代数几何Ⅱ

复动力系统

代数表示论

数学的思想方法

动力系统

高等概率论

近代回归分析

统计计算

 

野外实习

高等数理统计

随机微分方程

随机优化

矩阵计算

计算流体力学引论

组合优化

数理逻辑

现代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数学优化:理论与方法

多元迭代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精算数学

随机过程

大学物理(下)

微观经济学

数值代数

数值最优化

应用随机过程

风险统计

数据分析

软件工程

计算机图形学

理论力学

并行计算方法引论

有限元方法

大学化学Ⅱ

化学实验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微生物学

进化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核酸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

生理学实验

遗传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

 

 

进化生物学实验

发育生物学实验

生命科学研究基础与实践

生命科学实验伦理、安全和仪器实训

科研思维训练

iGEM设计与实践

神经生物学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实验

认知神经科学

计算神经科学

计算机网络

模式识别

网络应用开发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应用实例

计算系统基础

控制理论与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

神经网络

启发式搜索与演化算法

多智能体系统

AI生医图像分析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南京大学基础学科论坛、微观生物学等实验、基于R语言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

国际科考项目

国际交换项目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智能算法与数据科学应用创新大赛(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国际交流项目、江苏省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华为智能基座课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iGEM竞赛、互联网+、创青春大赛

 

6.课程体系

(1)通识通修课程

通识通修课程应修学分67分。通识课程学生毕业前应获得至少14个通识学分。其中,“悦读经典计划”“科学之光”育人项目至少各选修1个学分,美育应选修2个学分,劳育应选修2个学分(含1个劳动教育课程学分、1个劳动教育实践学分)。其他通识必修学分要求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最少修读学分:14。通修课程 该课程模块共有5个课程子模块:【思政课】【军事课】【数学课】【英语课】【体育课】

课程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性质

备注

思政课

00000080A

形势与政策

0.25

1-1

通修

 

00000100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1-1

通修

 

0000004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1-2

通修

 

00000080B

形势与政策

0.25

1-2

通修

 

00000080C

形势与政策

0.25

2-1

通修

 

000001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2-1

通修

 

 

00000090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理论部分)

2

2-1

 

通修

 

 

00000130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2

2-2

 

通修

 

00000080D

形势与政策

0.25

2-2

通修

 

 

00000090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部分)

1

2-2

 

通修

 

 

000001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

1

3-1

 

通修

 

00000080E

形势与政策

0.25

3-1

通修

 

00000080F

形势与政策

0.25

3-2

通修

 

00000080G

形势与政策

0.25

4-1

通修

 

00000080H

形势与政策

0.25

4-2

通修

 

军事课

00050030

军事技能训练

2

1-1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

2

1-2

通修

 

数学课

11000010A

数学分析

5

1-1

通修

准入

11000020A

高等代数

4

1-1

通修

准入

11000030

解析几何

2

1-1

通修

准入

11000010B

数学分析

5

1-2

通修

准入

11000020B

高等代数

4

1-2

通修

准入

英语课

00020010A

大学英语(一)

 

4

 

1-1

通修

 

00020010B

大学英语(二)

4

1-2

通修

 

体育课

00040010A

体育(一)

1

1-1

通修

 

00040010B

体育(二)

1

1-2

通修

 

00040010C

体育(三)

1

2-1

通修

 

00040010D

体育(四)

1

2-2

通修

 

 

(2)学科专业课程

共计93学分;立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生物学专业交叉融通,修读要求为学科基础课程33学分,数学专业核心课程19学分,生物核心课17学分,AI生物学交叉核心课24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性质

备注

学科基础课程

14140031

大学生物学

 

3

1-1

平台

准出

14010080

生态学

2

1-2

平台

准出

12000010A

大学物理实验(一)

2

1-2

平台

准出

24020010A

大学物理(上)

4

1-2

平台

准出

11000010C

数学分析Ⅲ

5

2-1

平台

准出

11000040

常微分方程

3

2-1

平台

准出

11000050

复变函数

3

2-2

平台

准出

11000060

概率论基础

4

2-2

平台

准出

11000070

近世代数

3

2-1

平台

准出

11000290

数值分析

4

2-2

平台

准出

 

数学与应用数学核心课

 

 

 

 

 

 

 

 

11000250

 

 

 

 

 

 

 

数学研究与实践

 

 

 

 

 

 

 

2

1-1,

1-2,

1-暑,

2-1,

2-2,

2-暑,

3-1,

3-2,

3-暑,

4-1,

4-2

 

 

 

 

 

 

 

核心

 

 

 

 

 

 

准出项目制课程

11030000

数理统计

3

3-1

核心

准出

11010040

拓扑学

3

3-1

核心

准出

11020300

信息论基础

3

3-2

核心

准出

11090060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4

3-2

核心

准出

11000280

运筹学基础

4

3-2

核心

准出

生物学核心课

14010040

野外实习1

 

1

1-暑

核心

准出

新开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4

2-1

核心

准出

14010050

细胞生物学

2

2-1

核心

准出

14010090

生理学

3

2-2

核心

准出

14010130

遗传学

2

2-2

核心

准出

新开

微观生物学实验

3

2-2

核心

准出

新开

生物组学实验和数据挖掘

2

3-2

核心

准出

数学-生物学交叉核心课

11000270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4

1-2

平台

准出

11000100

数据库概论

4

2-1

核心

准出

30000360

神经科学导论

2

3-1

核心

准出

 

11090610

机器学习:数学理论与生物应用

3

3-1

核心

准出

11031050

统计机器学习

3

3-2

核心

准出

22010810

图论与算法

2

3-2

核心

准出

新开

生物数学建模

2

2-1,

3-1,

4-1

核心

准出

14100500

基于R语言的生物医学数据分析

2

2-暑

核心

准出

14100830

高阶生物信息学

2

3-1

核心

准出

(3)多元发展课程

共计15学分;在选修课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课程,此模块要求三条发展路径的学生应修学分总数不少于15学分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性质

备注

 

 

 

数学与应用数学选修课

 

11090620

数学史

2

2-1

选修

 

11000090

离散数学

3

2-2

选修

 

11010050

微分几何

3

3-2

选修

 

11010110

常微分方程几何理论

3

3-1

选修

 

11010200

伽罗瓦理论

3

3-1

选修

 

11090550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

3

3-1

选修

 

91110060

整函数与亚纯函数

3

3-1

选修

 

11010120

分析专题选讲

2

3-2

选修

 

11010130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3

3-2

选修

 

11010210

模论与表示论初步

3

3-2

选修

 

11013050

流形与几何

3

3-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00230

多复变与复几何初步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1000

分析学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1060

复分析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1070

调和分析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00

代数学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40

基础数论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50

组合数学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80

李群李代数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3030

黎曼几何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260

几何分析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3060

代数几何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3070

微分拓扑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320

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420

模形式导引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530

薛定谔算子谱理论和动力系统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1040

现代数学系列讲座

1

4-1,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1010

分析学I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1030

偏微分方程(续)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1050

动力系统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10

代数学II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20

代数数论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30

代数K理论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60

交换代数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3020

紧黎曼曲面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3040

代数拓扑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4000

导出范畴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70030

变分理论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2070

同调代数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210

遍历理论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230

变分法与最优控制和偏微分方程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240

代数几何Ⅱ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480

复动力系统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600

代数表示论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270

数学的思想方法

2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11050

动力系统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1020

高等概率论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1040

近代回归分析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440

统计计算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1000

高等数理统计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1030

随机微分方程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490

随机优化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21030

矩阵计算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21040

计算流体力学引论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22020

网络最优化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22040

组合优化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0420

数理逻辑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90580

现代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11000240

数学优化:理论与方法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21060

多元迭代分析

3

4-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0110

时间序列分析

2

3-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0120

多元统计分析

4

3-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0130

精算数学

3

3-2

选修

本研贯通

11031010

随机过程

3

4-1

选修

本研贯通

24020010B

大学物理(下)

4

2-2

选修

 

09000020

微观经济学

3

3-1

选修

 

11000300

数值代数

4

3-1

选修

 

11020210

数值最优化

4

3-1

选修

 

11030010

应用随机过程

4

3-1

选修

 

11030100

风险统计

3

3-1

选修

 

11090390

数据分析

3

3-1

选修

 

22010310

软件工程

3

3-1

选修

 

11020400

计算机图形学

3

3-2

选修

 

12000080

理论力学

3

3-2

选修

 

91110010

并行计算方法引论

2

3-2

选修

 

11021050

有限元方法

3

4-2

选修

 

生物学选修课

13000150

大学化学Ⅲ

3

1-1

选修

 

13010260

化学实验基础

2

1-1

选修

 

13000160

有机化学基础

3

1-2

选修

 

14010060

微生物学

2

3-1

选修

 

14010070

进化生物学

2

3-1

选修

 

14010100

发育生物学

2

3-2

选修

 

14100750

核酸生物学

2

3-2

选修

 

新开

合成生物学

2

3-1

选修

 

新开

系统生物学

2

4-1

选修

 

14010090T

生理学实验

1

2-2

选修

 

14010130T

遗传学实验

1

2-2

选修

 

14010060T

微生物学实验

1

3-1

选修

 

14010170T

进化生物学实验

 

3-1

选修

 

14010100T

发育生物学实验

1

3-2

选修

 

14100450

生命科学研究基础与实践

2

1-2

选修

 

14100720

生命科学实验伦理、安全和仪器实训

2

2-1

选修

 

14100740

科研思维训练

2

2-2

选修

 

14100710

iGEM设计与实践

2

3-1

选修

项目制

Al生物学交叉选修课

 

 

14110060

神经生物学

2

3-2

选修

 

新开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实验

2

3-1

选修

 

新开

认知神经科学

2

4-1

选修

 

新开

计算神经科学

2

4-1

选修

 

22010050

计算机网络

4

3-1

选修

 

22011100

模式识别

2

3-2

选修

 

22010830

网络应用开发技术

2

3-2

选修

 

25020240

自然语言处理应用实例

1

1-暑

选修

 

25000500

计算系统基础

3

1-1

选修

 

30000250

控制理论与方法

2

3-1

选修

 

30000220

数字信号处理

2

3-1

选修

 

30000530

神经网络

2

3-1

选修

 

30000540

启发式搜索与演化算法

2

4-1

选修

 

30000270

多智能体系统

2

3-2

选修

 

新开

Al生医图像分析

2

3-2

选修

 

公共选修课程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4)毕业论文/设计

要求修读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性质

备注

毕业论文/设计

11000200

毕业论文

5

4-1,4-2

核心

准出

 

7.专业准入准出

(1)专业准入实施方案

强基计划专业准入标准:按学校强基计划相关文件的规定,入学后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一年级新生进行统一选拔,进行数学能力笔试和生物学、数学能力面试,人数不超过15人;该实验班不面向其他强基计划专业学生开放。

大类/院系内专业准入标准:该试验班不面向大类/院系内普通班学生开放。跨大类/院系专业准入标准:该试验班不面向跨大类/院系普通班专业学生开放。动态进出标准:在大学一年级末、二年级末和三年级末实施动态进出。转出同学可相应进入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转段标准:在大学三年级末根据教育部政策和学校工作细则实施。

(2)专业准出实施方案

专业准出时间:满足毕业修课要求

专业准出课程:包括所有学科专业课程,即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准出标准:

1、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67个学分。

2、完成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93学分。

3、在多元发展阶段,选修课程修满15学分。

4、完成毕业论文/设计5学分

 

8.课程结构拓扑图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