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废掉一个高中生最快的方式:父母过度共情
高考复习     更新时间:2024-12-31 浏览量:49 次

很多初中特别优秀的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在高手如云的班级中,孩子不能够像过去那样脱颖而出,自己就开始着急,有了压力。

渐渐的,孩子一遇到考试,就紧张心慌,甚至上课也开始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时总是心神不宁。甚至还冒出各种新的问题,比如沉迷手机或者身体各种不舒服,甚至频繁找借口请假不想上学……

家长也想不通,为什么努力好学的孩子,面对一点小小的学业挫折,竟然会变得如此抗拒学习?

家长也试图找方法鼓励孩子,想给孩子补充“正能量”,希望他们可以重新振作起来,却没想到有些鼓励,给孩子的真实感受,却是一种“要求”和“期待”,孩子感受到的是更大的压力。

在各种压力的影响下,孩子最终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里,觉得自己不行,是垃圾,对不起父母和老师,晚上也睡不着,熬夜看小说,刷手机……再也没有心力和能量来应对学习,只愿躲在自己的“龟壳”里。

 

父母情绪稳定,不要瞎“共情”

父母情绪稳定,家庭才更有向上的能量。

即使再心疼,也不要成为孩子情绪的追随者。关爱好自己,才能有力量帮助孩子。当孩子焦虑时,整体的能量极低。父母绝不能过度共情孩子的低能量,成为他情绪的附庸。

如果你与孩子的情绪一致,也焦虑不安,孩子很难从家里获得正能量的支持。父母应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自己先强大起来,再去共情孩子,给予她无条件的支持和爱。

过度的“鸡汤”式鼓励,这种“以己度人”的灌输,往往给孩子带来的是外在的压力,而不是他内心自发的动力。时间久了,只会让他负担更重,让他觉得学不好就是自己不行,对不起父母。

 

真正看见孩子,知道如何“共情”

孩子之所以一副“摆烂”的模样,一句话,他是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他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向全世界证明自己并不差,只是因为有了其它问题,比如:沉迷手机,生病了……

为了证明自己不失败,他们宁愿不去尝试自己,这就是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的共情,是对孩子失败或者犯错误,有一种包容和接纳的态度。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孩子错误或者失败给予宽容?你的孩子就能多大程度上敢于继续尝试。

一定要强调孩子已经付出的努力,而不是“考试成绩”这一个特定的结果。重视过程,看重努力的这个行为。

所有的努力,都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让孩子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相信孩子绝对不会辜负了自己的努力。

 

梳理成功经验,为孩子内心赋能

孩子不自信,内在力量弱,缺少能量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所以,想要让他走出困境,家长就要想办法给她赋能,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感和优势所在,挖掘他们自身的能力和力量。

让他看到,自己这个看似“无能无用”的人,身上有很多能量和闪光点,不是暂时的学习排名降低,就能全盘否定的!

打破孩子对自己的否定,跟他一起回顾过去曾获得过的每一次荣耀,每一项成绩。将孩子过去做成一件事、实现一个目标后那份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渐渐找回来。

让孩子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启发,看到自己曾经表现出的能力和优秀品质。挖掘出孩子本来就具备的力量,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再次做到。

这些能力一直都在,不曾缺失,只不过被困难隐藏起来了,一定要努力将其唤醒,激活,调动出来,应对当下的处境。

大胆去尝试,就算你输了,又真有什么关系吗?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可以赢得的吗?所有的收获都是损失,所有的损失也是收获。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