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为重点,一体推进现代农牧业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职业本科教育体系,为“三农”事业和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以农业职教“排头兵”的奋进姿态全力冲刺职业本科大学目标。
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纵横拓展职普融通
学校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办学理念,结合农牧专业特色优势,唱响“‘畜禽宠’农牧重彩,‘肉蛋奶’健康中国”的办学品牌,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相互衔接、融合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的发展环境。
以中高本一体化课程和专业为切入点,力促职业教育内部衔接转换。通过推进中高本一体化课程改革,构建一体设计、递进培养的课程标准,以深化“产教科”协同育人为主线,创新实践“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泰州市职业教育实现一体化发展。研制《农林牧渔大类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设计专业目录》等7个专业标准,校企共同开发畜牧兽医类专业全国仅有的2个X证书标准,牵头推进中高本一体化专业建设,“综合素养+能力本位”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职业教育内部的衔接转换,带动全国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学历提升为通道,延伸学生向上发展空间。深化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与江苏海洋大学、常州大学联合开班“4+0”“3+2”“0+2”本科专业10个,通过与本科高校、中职学校的联合人才培养工作,已形成高职教育衔接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别的职普融通办学结构,打通了高职与本科、中职与高职的全链条职普融通教育通道。与国内其他普通高校合作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打破学生升学“天花板”,打开学生晋升空间和发展通道,力促职普转换、联动协同发展,让学生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自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以来,学校累计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2.6万人、本科层次学生1335人。
教育链对接产业链,全方位推进产教融合
学校紧跟农牧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基于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优化专业布局,瞄准产业中高端,改造传统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探索开办职教本科专业,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药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15个专业全国领先,进一步夯实了全国农业职业教育领军学校地位。
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依托,激发专业群发展新动能。面向“生猪、水禽、食品、兽药、水产”五大产业,牵头成立中国现代畜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宠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产业学院9个、教学工厂5个、技术创新平台21个,校企合作开发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0个,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入选畜牧兽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教师团队,14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和19部国家规划教材。“三链融合·三群协同·四化并举”赋能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逐步形成“职教本色、农牧底色、泰州特色”的“三色”专业群。
以“政、产、学、研、用”为抓手,全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和时代要求出发,紧密对接泰州医药高新区(中国医药城)、泰州经济开发区,打造涵盖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在内的“三水一花”(水禽、水稻、水产、花木)四大专业集群,与泰州市携手共建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面向涉农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开拓“三三制”在职培训培育人才新路径,年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5280人、高素质农民15万人次;协同开展科学研究,获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4项、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保存畜禽品种资源38个,选育新品种(系)3个,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创建“品种+技术+基地”科技服务模式,制定地方、行业、企业各类标准23项,服务企业1412家,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涌现全国劳模潘裴等省级以上农民创业典型358个,学校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打造科研创新动力机制,全过程深化科教融汇
学校联合政行企校多方力量,创建“共建共享共赢”机制,瞄准畜禽种业“卡脖子”关键问题,聚焦畜禽保种与资源利用、新兽药研发等,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点燃科教融汇“强引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以平台搭建为进路,赋能科教融汇育人。推进农牧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体系建设,对接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凝练学科方向特色,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构建产业—学科—专业协同建设机制。依托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1个省重点实验室和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开设人才培养创新班,实施“凤凰学子”工程,促进科研成果编进教材、融入课程、带进课堂,组建20支师生混编科技研发团队,吸纳2000余名学生参与学校科研项目,推动工艺改进和产品研发,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反哺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获全国性行业大赛奖项49项,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100强”。
以制度激励为保障,加强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立足学校、二级学院、团队和个人等不同维度,系统化制定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办法、科研团队奖励办法、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及目标考核办法等制度,激励师生投入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创新意识,推动创新成果应用,提高应用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率,整体提升科教融汇的内涵和水平。全职引进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胡团军研究员,聚力泰州市水禽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成功研发20K靶向捕获芯片“鹅芯一号”等高科技产品,推动地方鹅育种进入精准化时代。自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以来,学校承担国基金项目8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67项,纵向项目经费超过1.5亿元、横向项目经费超过5400万元,授权发明专利125件。
“抛繁华而乐寂静,舍安逸而取艰难”。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办学”的建设目标,推进职业本科建设是全体师生员工一直以来的夙愿。在第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中,学校以“优秀”等次高分通过教育部“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估,并在管理体制、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及办学经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已具备职业本科学校设置的标准和条件。
展望未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将不断致力于建成现代农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和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地,着力提升泰州市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适应性,立足泰州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需求,用实际行动诠释学农爱农的情怀和梦想,不断探索农业职业本科院校内涵式特色发展路径,努力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