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高中生必看!高效学习攻略!
高考复习     更新时间:2025-01-23 浏览量:56 次

其实,高中生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为在一个班级里,大家的智力水平是相近的。经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学习效率的高低才是影响成绩的关键因素。在同样的时间内,如果你学到的知识比别人少,那么成绩自然也就不如别人了。

那么,为什么你的学习效率会低下呢?这背后主要有六个原因在作祟。

1.疲劳战术

你是否曾一整天埋头苦读,连午休和玩耍的时间都不放过?记住,大脑也需要休息,它并非永动机。如果持续高强度运转而不给它片刻喘息,它会“抗议”的。

试着给大脑放个小假,哪怕十分钟,回来后你会发现思路清晰许多,学习效率也大大提升。别让疲惫成为你进步的绊脚石。

2.题海战术

陷入题海战术的你,是否觉得题目永远做不完?其实,关键在于精简而非数量。

一旦掌握某个知识点,同类题目便可略过,集中火力攻克难关。学会分类,避免重复劳动,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新知,而非无休止地原地踏步。

3.不做规划

制定学习计划,对高中生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高三学子。自主时间增多,若缺乏规划,易迷失方向。不妨从季计划开始,逐步细化至月、周、日,让每一天的学习目标清晰可见。跟着计划走,适时调整,让学习更有条理。

4.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已不再是高分秘诀。高考愈发重视理解与运用,单纯记忆难以应对。学习时应注重理解,让知识活起来。只有真正消化了,才能在考场上灵活运用,赢得高分。

5.不合理利用资源

面对难题,固执己见并非明智之举。老师、同学、图书馆都是宝贵的资源,应学会合理利用。求助他人,查阅资料,都是高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别让“孤军奋战”限制了你的进步。

6.不会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同样重要。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记住,一天中有几个高效学习时段:清晨起床后适合背诵,上午八至十点和下午六至八点适合攻克难题,睡前则适合复习总结。抓住这些黄金时段,让学习更高效。

学习效率是成绩提升的基石。同样的时间,高效学习能让你收获更多。有些同学非常努力,但成绩却不理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效率不高。因此,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习效率,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六大高效学习方法

一、费曼学习法

这种学习策略适用于所有学科的学习。费曼学习法的精髓仅包含两个核心步骤:首先是学习新知,其次是进行解释。

有一个父亲,他的女儿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儿子也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当被问及培养子女的秘诀时,他谦逊地回答:“我其实没什么学问,就是让孩子每天回家后,把学校里学到的内容讲给我听。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就向孩子提问,如果连孩子也不清楚,就鼓励他们第二天去向老师请教。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即便其他孩子在户外尽情玩耍,他们也能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直稳步提升……”这位父亲无意中实践了费曼学习法,即通过“教授”的方式增强孩子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更主动地学习。

以下六个词汇精炼地表达了这一学习法的内在逻辑链条:学习新知>深入理解>清晰解释>深刻记忆>牢固记住>有效复述。

 

二、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理论源自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由教育专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该理论直观展示了不同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差异。

依据该理论,学习效率低于50%的方法主要包括阅读、聆听和观察,这些均属于个人被动接受信息的范畴。相反,学习效率超过50%的方法则涵盖讨论、实践与教授他人,这些活动需要团队合作,属于主动学习的范畴,从而揭示了群体学习相较于个体学习的高效性。

许多学生的日常生活模式相似:清晨6点起床,到校接受课堂教育,晚上7点返家完成作业,直至11点左右休息,这种规律性的生活模式虽有助于形成习惯,但也可能引发惰性,使学生陷入低效学习的困境。

针对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融入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与讲解的方式,不仅帮助同伴,也促进自身学习的深化。这种互动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形成正向的学习循环,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交流与成果检验,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三、艾宾浩斯记忆法

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难题:苦背一个复杂的单词,今天记住了,第二天醒来却忘得一干二净。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揭示了一个真相:遗忘在学习后即刻开始,并且遗忘的速度并非均匀,最初尤为迅速,之后逐渐放缓。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时复习与自测,能有效减少遗忘。这里有几个建议帮你更好地记忆:

·日常复习:每晚睡前,回顾当天所学;早晨起床,回忆前一天的要点。

·周末梳理:利用周末,按学科列出一周所学内容的提纲,与课本对照,遗漏之处及时巩固。

·单元检测: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科特点,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

·全书回顾:整本书学完后,定期安排复习,对照目录,逐一梳理知识点。此外,利用碎片时间,如使用小卡片默背、朗读或书写,对英语公式类知识点特别有效。

 

四、思维导图法

这种学习方法非常适合用来复习以及深入理解掌握知识。思维导图,也被人们称为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或思维地图,它利用图像化的思维方式来帮助我们思考。具体来说,思维导图是通过一个中心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的方式连接起所有相关的字词、想法、任务或其他关联项目,形成一张图解。

我建议你尝试这样做:首先,从一块知识中提炼出几个核心要点;接着,针对每一个要点,进一步分析与整合相关的知识内容。这样,你就能把原本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相对完整且有条理的知识体系了。

 

五、交叉学习法

交叉学习法,特别适用于同时学习多门科目的情况。想象一下,当你需要复习几门课程时,不妨试试这样做:先花30分钟复习语文,然后稍作休息,转而复习数学,接着再切换到其他科目。这样的交替复习不仅能让你的大脑不易感到疲惫,而且不同科目之间的切换实际上也是一种放松。

此外,将简单与复杂的学科知识交叉复习,也是一种高效且科学的策略。当你遇到难题,感到脑细胞快不够用,挫败感逐渐累积时,不妨暂时放下,转而去做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

这种穿插简单任务的做法,就像是在学习旅程中人为地设置了一些小高峰,每次攀登过后都能带来“峰值”体验,激励你继续前行。在这样的激励下,再面对那些困难的学习任务时,你会发现它们似乎变得不那么难以克服了。

 

六、番茄学习法

面对一个需要大约60分钟复习的知识点,你可能会纠结:是应该一口气复习完,还是分段复习,中间休息一下更好呢?

心理学家早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分散复习的效果要优于长时间集中复习。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通常只能维持在20分钟左右,而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更适合这种分段式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建议你每次复习20到30分钟,然后短暂休息一下再继续。这样既能避免疲劳,又能提升复习效果。

四个高效学习时间点

1.清晨醒来那一刻,你的大脑就像重启后的电脑,疲劳尽消,活力满满,特别适合挑战那些难啃的“硬骨头”,比如英语单词、数学公式或是语文里的经典词句。大声朗读几遍,仿佛给记忆加了把锁,清晨,无疑是个记忆黄金期!

2.转眼来到上午8到10点,这时的你精力旺盛,大脑转得飞快,正是解决难题的好时候。高中生们,不妨趁此机会,向那些重难点发起冲锋,为高考路上的难关提前铺路。

3.下午6点到8点,又是另一波智慧高峰。许多人会选择在这段时间里温故知新,整理笔记,让知识在脑海中生根发芽。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就像给大脑做了一次深度按摩,记忆自然更加深刻。

4.睡前一小时,别急着和周公见面,这可是巩固记忆的“秘密武器”。翻一翻那些难记的内容,让它们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最后一道印记。毕竟,对于争分夺秒的高三学子来说,连睡前这点“边角料”时间,都能变成知识的宝藏。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