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高考573分上岸南大,他对强基计划的通透理解值得所有人学习!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2-19 浏览量:49 次

今天带来张同学的真实经历:他思维通透、眼光长远,虽然在化学竞赛拿到了省二,但在竞赛和高考中他精准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最后以573分成功上岸南大强基计划!普通考生对强基计划有哪些误区?他有哪些学习规划值得学习借鉴!?目标强基的初高中考生家长,赶快来看!

我是张同学,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数学班,在强基计划中被南京大学化学专业录取。

在我看来,强基计划首先是一个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计划,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人才培养向前延伸至基础教育阶段,重视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强基计划其次是选拔计划,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选择了强基计划,不仅意味着选择了一条深耕基础研究的道路,也意味着设定了一个力求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需要我们在高一乃至初升高的暑假时就得提前做足准备。

竞赛学习与奖项是强基计划的敲门砖,但不是强基计划的唯一标准。希望我三年的学习经验能为大家提供参考,鉴于我选择化学专业,我的学习经验对于理科专业的强基计划更为适用。

 

01强基计划有哪些常见误区?

1.报考强基必须要有竞赛经验和奖项?

强基计划第一个常见误区就是大部分初中对竞赛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在初高衔接时决定高中阶段主修竞赛,进入省队就冲击金银牌,进不去省队就学习高考内容冲击强基计划。

事实上,在大部分第二梯队强基高校中能够过五关斩六将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有竞赛基础而非主修竞赛的学生,极少有国家金银牌得主的学生。以37届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为例(去除国家队保送),仅有377人获得金银牌。他们的目标是清北华五院校,这七所学校的强基计划招生数约为两千五百人,仅占1.5%。而全国各省一等奖及省队共有2265人,是这七所学校强基计划的主要竞争者。

由于强基计划1:3比例入围的机制,各省二等奖仍有竞争力,三等奖就需要在校测中超水平发挥才有录取的可能性。根据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清华北大而言,省一是强基计划的敲门砖;对于华五而言,省二是强基计划的敲门砖。

2.强基对高考成绩要求不高?

强基计划第二个常见误区就是对高考成绩的忽视。强基计划的校测分计算公式是高考分占比85%,校测笔试占比5%,校测面试占比10%,高考分具体转换方式各个高校不同。

不要以为只要有竞赛奖项/竞赛基础,就可以轻松通过强基计划的考核。根据我的个人经历,高考分数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我在三项成绩都不突出的情况下能从上海入围南大强基化学的三人中脱颖而出,离不开高考、竞赛的齐头并进。简而言之,强基考察的重点是高考考纲内容以外的学科知识,同样也不能忽视高中阶段的学科基础以及综合能力的锻炼。

我建议各位考生合理地选择坚持竞赛或放弃,并锻炼综合能力,有助于考生在强基计划中取得好成绩。

 

02我是如何备考强基校测的?

在我看来,强基计划的学习需要留意这些要点:竞赛基础、省级奖项、良好的高考成绩以及合适的外援。

1.竞赛基础

在强基计划校测中,我的笔试可能不够亮眼,但好在拥有竞赛基础,使我的综合成绩高于入围线。

学习竞赛的经验的技巧,也反哺了我的高考和强基学习。在平时的学习中,语文老师经常组织上台演讲和学生讲座等活动,因为面对竞赛相关的专业知识问题时,我的竞赛经验让我可以全面表达,展示我的竞赛底子,所以我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使我在面试中如鱼得水,取得不错的成绩。

2.高考成绩

我在初高衔接时尝试接触竞赛,并在高一学期初的奥赛中获得省二。当时教练建议我冲击省队,在了解奥赛残酷的淘汰机制后,我选择保持竞赛学习状态,主攻高考。在来年的奥赛中,我仍然是二等奖,但高考成绩在模拟考试提升到上海市的前7%,后来也取得过前5%的成绩。

最终我考入了上海高考的前6%,属于正常发挥。我要感谢当时的自己,意识到了高考成绩的重要性,选择了正确的复习道路,才能帮助我高考、校测都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圆满上岸。

 

03写给学弟学妹的祝福

祝愿各位考生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迎接无限可能的未来!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