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招生专业怎么样?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5-19 浏览量:6 次

同济大学的建筑学是学校王牌专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市设计5个本科招生专业。这些专业实力如何?有哪些培养特色?接下来跟随易单招网小编一起了解。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介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3个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市设计5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多年来以“重基础、重实践、求创新、多元开放”的姿态,注重“知识、能力、人格”的全方位人才培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2025年QS全球高校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科”(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名列全球第11位。

截至2024年底,共有专业教师214人、全职辅导员9人、教辅人员14人,管理人员22人、专职科研人员及博士后共79人。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088人、硕士研究生1015人、博士研究生505人,非全日制学生70人,共2678人(其中国际学生261人),是同类院校中培养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学院之一。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科学院郑时龄院士、常青院士、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院士,和李翔宁、章明、王兰、袁烽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家高端人才,先后聘请贝聿铭、理查·罗杰斯、格伦·马库特、汤姆·梅恩、刘加平、魏敦山、赖世纲、王澍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及普利茨克奖获得者担任名誉教授、顾问教授或兼职教授。近年来,常青院士获得Holcim可持续大奖赛亚太地区金奖;吴志强院士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创新之星大奖;常青、蔡永洁、章明教授获得亚洲建协设计金奖;章明教授获得世界建筑节景观大奖;袁烽教授获得UIA国际建筑师协会Auguste Perret建筑技术大奖、AIA国际设计大奖等。

 

教学科研

学院以数智化、融合化、绿色化的建筑类学科发展为导向,围绕高密度未来城市的关键问题,聚焦“智能规划与数字设计”、“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健康城市与绿色建筑”“未来城市与上海学派”四大方向,开展学科交叉前沿探索。吴志强院士团队研究开发了WUPEN City智能城市平台,可进行城市智能推演、元宇宙空间构建,已成为国际重要的规划研究、教育平台;常青院士开辟了历史环境再生新兴研究方向;杨贵庆教授长期扎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并用最新的智能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打造了新时代的示范性乡村人居环境。袁烽教授领衔发起DigitalFUTURES平台,联合全球百余所高校、企业共同组织,连续15年举办工作营、国际会议、空间展览等学术活动,已形成横跨33个国家、10种语言、1057个院校机构的教研合作网络。

学院为积极响应数智时代对建筑规划景观人才培养创新的迫切要求,打造数智赋能的全专业教学底座课程,成立国内首个建规景全专业“数智空间设计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强调以空间设计思维作为核心,面向智慧人居、虚拟人居、地外人居三大未来场景,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教学,最终培养面向未来空间设计实践的拔尖人才、领军人才。

学院对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两大产业实践平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在浦东开发建设、汶川灾后重建、2008奥运场馆设计、2010世博会、“一带一路”计划、雄安新区、海南自贸区、杨浦滨江、上海最高楼上海中心、上海博物馆东馆、“小布达拉”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复原工程等多项重大设计项目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众多奖项。

 

建筑学专业介绍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未来空间设计师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设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建筑学专业之一。1992年首批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同济建筑”多元开放、学术民主,形成了“缜思畅想、博采众长”的学术风格,对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专业秉承“当代的、中国的”原创精神,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不断强化国际化培养水平,将数智设计、生态绿色等理念和方法引入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扎实掌握建筑创作的理论方法和知识,具备卓越创新精神,宽广专业视野、高尚审美素养、强烈社会意识和突出的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整合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多元发展和国际竞争的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美好城乡创造者,百年规划策源地

同济大学城乡规划教育发端于1922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19 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学科评估中获得最高A+评级。在行业中具有师资综合实力最强 、学科评估等级最高、核心引领地位显著的特色优势。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为己任,扎根中国大地和创世界一流相结合,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坚持“强而锐”的学科发展目标,在国内代表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国际代表中国城乡规划学科最高水平。突出“知识、能力、人格”综合素质,注重开放知识体系与创新能力建设,培养新时代具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国际视野的城乡规划专业领军人才。

 

风景园林专业介绍

秉承园林栖居传统,构想未来环境主张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自1952年设立至今始终走在专业教育发展的前列,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019 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评级A。依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交叉学科资源,构建了国际化、全方位、多平台的教学资源。本科培养以新工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深度融合了风景园林的工程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构建了资源保护、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三元一体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宽厚伦理情怀的风景园林卓越栋梁人才。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介绍

建筑遗产保护与历史环境再生

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为2003年在国内首创,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针对我国城乡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对特殊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建筑遗产的保存、修复、利用设计和管理,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生、城市更新领域,既具备建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又系统掌握遗产保护理论体系与应用方法,兼具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专业引领者和未来开拓者。

 

城市设计专业介绍

智慧城市的空间设计和数据科学

同济大学城市设计专业于2020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是国内首个城市设计本科专业。顺应我国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结合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一级学科的优势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开设。教学体系由设计基础、城市建筑、城市要素、城市系统和专题城市设计多个阶段组成,培养具备认识、分析和设计各个尺度城市空间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富于创新精神的新领域开拓者以及本领域的专业领导者。

 

国际交流

学院拥有特别强大的国际合作网络。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苏黎世理工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等60多所海外知名大学建立联合教学设计、科研合作等实质性合作。每年派出超过100名研究生、本科生赴海外交流,接收60余名来自上述学校的双学位研究生、本科生。开设本科硕士英语课程84门,每年邀请国际讲座100场以上。每年举办国际建造节、国际联合设计教学、海外访学计划、国际夏令营、国际学术论坛等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在国内外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学院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建筑学本科与硕士专业全英文项目,建筑学工学学士和专业硕士通过RIBA认证。同时,学院打通本硕教育、优化培养周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NTU)国际顶级院校开设人才联合培养本硕直通车项目,学生第1-3/4年在同济大学完成本科课程、第4-5年在国外院校完成相应的本研课程,在完成项目规定的所有课程和相关要求后,获得同济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以及国外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

 

未来发展

学院专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生态智慧城市、绿色节能建筑、数字设计建造、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将与信息技术、工业4.0、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产生密切联系。学院本科毕业生既有进入国际著名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苏黎世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也有在本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探索学科前沿研究方向。学生就业方向同样多元,包括建成环境设计公司、智能建造企业、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数据咨询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各级政府的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等。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