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5-28 浏览量:9 次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按照工科试验班(新材料、新能源与电子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大类招生,下设多个本科招生专业。易单招网小编介绍电科大材料与能源学院各专业情况,包括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师资、就业等,欢迎考生报考。

 

工科试验班(新材料、新能源与电子化学)专业介绍

一、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激发潜能、探究未知、个性发展”六位一体为培养理念,以材料和化学为核心基础,以电子核心元器件以及新能源器件应用为目标牵引,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具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并可在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与电子化学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创新引领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应用化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个专业。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特色

该专业(类)包括三个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电子信息材料设计、制备、性能分析与控制以及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领军型人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旨在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材料、能源学科知识、又掌握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具有国际化前沿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和新时代爱国担当力的复合型、领军型人才;应用化学专业旨在培养材料化学与工艺、印制电路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化学与电子化学品、电子工艺化学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五、核心课程(部分)

与“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化学”相关的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理论及应用课程,如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磁性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与表征、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固态离子学基础、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印制电路原理和工艺、电子工艺化学原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

 

六、国际交流

学院设有海外交流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学生出国(境)交流。近年来,学院与全球顶尖院校建立了长期、密切的人员互访、学生交换及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借鉴海外合作院校的办学经验,同时为学生提供资源丰富、选择宽泛的海外交流平台。学院每年接收多名来华留学生,并选派大量学生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等国(境)外的顶尖学府参加交换学习或短期交流项目,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培养、国际化发展提供土壤。

 

七、毕业走向

该专业(类)毕业生大部分可继续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或出国(境)留学进一步深造,也可到电子材料及器件、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电子工艺及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公司,从事产品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成为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介绍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人工智能+新材料、材料基因组”方向的科学家和技术管理精英。

 

二、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四年,双学士学位(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

 

三、专业特色

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背景,依托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优势,以材料为核心基础,以人工智能领域电子核心元器件应用为目标牵引,使学生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具备电子信息材料设计、制备、性能分析与控制以及应用等方面专业知识,旨在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富有创新潜质,善于学习实践,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使毕业生具有从事电子信息材料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相关专业领域甚至跨界工作的宽口径工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部分)

包括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程序设计基础、商业模式与决策分析、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C等平台核心课,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简明物理化学、磁性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材料分析基础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学、工商管理、英语等双学位选修课。

 

五、国际交流

学院设有海外交流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学生出国(境)交流。近年来,学院与全球顶尖院校建立了长期、密切的人员互访、学生交换及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借鉴海外合作院校的办学经验,同时为学生提供资源丰富、选择宽泛的海外交流平台。学院每年接收多名来华留学生,并选派大量学生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等国(境)外的顶尖学府参加交换学习或短期交流项目,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培养、国际化发展提供土壤。

 

六、毕业走向

该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可继续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或出国(境)留学进一步深造,也可到电子材料及器件、新能源材料、电子工艺及电子化学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公司,从事产品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技术支持工作,成为相关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