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中孩子沟通的准则是什么?沟通不为论胜负,只为寻求共识!跟着易单招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轻易否定孩子努力的批评
只要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家长期望,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他们也会视而不见,觉得孩子没有尽力去拼搏,不够努力,甚至会嘲讽孩子是在“假用功、装努力”。
每一个高中生的三年,从起点到终点都不可能是一条一直在上升的直线,孩子很努力,但是暂时得不到好成绩的情况非常普遍。
孩子可能暂时还没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被嘲讽“假用功”后,会觉得自己即使努力也得不到认可,形成消极认知,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直接厌学。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低温烫伤”,这种伤害最容易出现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父母总对孩子进行否定教育,不认可孩子的努力,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会导致孩子出现低价值感,让他们失去动力。
二、不分时间场合的批评
古人说,教育孩子有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但是有一些家长批评起孩子,人越多他越嗨,越是亲朋好友在的时候,他越喜欢施展自己的权威,丝毫不顾忌孩子在同伴、亲戚目光下的难堪。
当众羞辱孩子,出孩子的丑是对孩子自尊心最大的伤害,堪称是毁孩子的杀手锏。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与日俱增,当着外人损他、贬他,会让他无地自容。性格够刚的孩子可能会和你掀桌子对着干,而性格软弱的孩子只能躲起来默默舔伤口,成为一生的阴影。
三、翻旧账的批评
孩子犯错,应就事论事,不要总把陈芝麻烂谷子抖出来再数落一次。
父母可能以为翻旧账能强化孩子的记忆,然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对孩子来说,翻旧账更像是揭伤疤,让过去的不开心再次翻涌出来,一层叠一层,让原本的小事变成大事。
用“炒冷饭”的方式来苛责犯错的孩子,只会让孩子觉得“我真的很差劲,永远改变不了父母对我的印象”,当内心懊恼、烦躁、难过等负面情绪越来越多,孩子会悲观消极,自动屏蔽父母的唠叨。
每一次的翻旧账,都不会产生什么积极后果,最后不过是一个更生气,一个更难过。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希望自己的错误能够被单独对待。翻旧账式的批评方式既没有针对性,也无法帮助孩子分析当前错误产生的具体原因,只会让他们更恼火。
四、不给解释机会的批评
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被理解是最大的委屈。
性格强势的父母一旦到了气头上,常会把“解释”认定为是“顶嘴”,被愤怒情绪主导的他们,只顾着宣泄自己的情绪,完全不让孩子开口辩驳。
也有部分父母习惯了传统的权威式教育方式,认为自己作为长辈,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教育孩子,而孩子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在这种观念下,他们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接受批评,不需要解释。
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能够被理解和尊重。
不信任孩子,不给解释机会,只知道说教指责,把自己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会阻碍有效的沟通,使孩子不愿意和批评者交流,会让他们逐渐对父母关上心门。
五、说不过孩子就恼羞成怒的批评
有一种家长,想教育孩子,但是能力不足。批评孩子无法用逻辑说服对方,孩子每一次不同的看法,家长都无法指出其中的不足,也没能力从更高更广的层面,给出一个更高明的答案。
他们的知识储备以及对事物的理解,甚至还不如高中孩子深刻,被孩子质问几句便恼羞成怒,只好采用粗暴无赖的强制手段,把孩子硬骂一顿,在言语上抨击孩子寻找胜利感。
含混不清、空洞模糊的三观,指点自己尚且勉强,又谈何让孩子信服呢?当孩子发现你已经给不了他们想要的指点,只会胡搅蛮缠,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一定会疏远你。
与孩子沟通,如果明显在认知上已经不如孩子,不妨就耐心倾听孩子观点,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鼓励孩子提出不同意见,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案更能获得孩子的信赖。
近来经常刷到这么一句话,“人类之所以进步,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不要害怕孩子与我们的观点不同,不听话有时候并不意味着叛逆和对抗。孩子以自己的洞察和思维挑战传统,冲破束缚,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和接纳,必要时为孩子提供助力。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